明亮的門面,隔著窗就能看到師傅在製作披薩
偽老義今天約了三五好友來到一間甫開幕幾個月的披薩店「ANTICO FORNO 老烤箱義式手桿披薩」,一同品嚐真老義的手藝。
這家餐廳就位在知名的「樂子」旁邊,並不難找。
說起來,近年來的台北興起了一股窯烤披薩的旋風,以往我們只能在達美樂跟必勝客這些連鎖店吃到披薩,拜這股窯烤披薩旋風所賜,越來越多著專業披薩店開業。光是天母這一帶就有四五家,大小店面都有,餐廳密度之高令人吒舌。
不過這家老烤箱的披薩並不是窯烤的,而是電爐烤的,可別誤會了。
在披薩烤好之前,先來份招牌沙拉。沙拉裡頭有燻雞肉、培根、甜椒、蘿蔓、萵苣、蘑菇、黑橄欖、酸豆、朝鮮薊、風乾番茄,材料豐富,分量十足。
簡單的拌上紅酒油醋,酸甜清爽的滋味讓舌頭味蕾醒了過來,準備好好品嚐接下來的幾道披薩。
老烤箱招牌沙拉,280元
除了沙拉外,也另外點了一道蒜炒香料蘑菇,蘑菇炒得入味,香氣十足,一份不夠吃還又續點了一份。
蒜炒香料蘑菇,280元
老烤箱的披薩有分紅披薩與白披薩兩種。沒想到除了葡萄酒有分紅酒與白酒外,披薩也有分紅白。紅披薩就是以番茄醬為底的披薩;白披薩則沒有番茄醬,僅在上桌前於披薩上淋上橄欖油。
今天紅白披薩都有點。
紅披薩類的芝麻葉佐帕瑪應是除瑪格莉特外我最愛的口味了,上頭有莫扎瑞拉起士、芝麻葉、帕瑪森起士,與帕瑪火腿。
相較於材料豐富的披薩,我其實更偏愛簡單口味的,像這款芝麻葉佐帕瑪就深得我心。
帕瑪火腿是熟成生火腿,油亮的火腿肉被片成薄片平均鋪在披薩上,口感柔軟,微鹹的滋味搭配上微苦的芝麻葉以及酸甜的番茄醬相得益彰,吃起來口齒留香又風味十足。
【紅披薩】芝麻葉佐帕瑪(12吋),420元
卡布里上頭有莫扎瑞拉起士、蘑菇、黑橄欖、朝鮮薊、羅勒,與帕瑪火腿。
朝鮮薊在中式料理中十分罕見,但在披薩界中算是常見的餡料。烤過的朝鮮薊吃起來口感柔軟帶點苦味,與黑橄欖等配料一塊吃,味道豐富,也是一款出色的披薩。
【紅披薩】卡布里(12吋),400元
白披薩類則點了以下幾款。
獵人披薩上頭有莫扎瑞拉起士、香腸肉、培根、羅勒、蘑菇。少了番茄醬的酸甜,白披薩更能直接品嚐到各式材料的與餅皮的好味道。
【白披薩】獵人(8吋),270元
松露帕切達上頭有莫扎瑞拉起士、松露白醬、義式培根,與帕瑪森起士。
松露白醬的味道調和得很好,沒有過分搶走了其他材料與餅皮的味道,是當晚一致受到所有人推舉的口味。
【白披薩】松露帕切達(12吋),600元
這個披薩的名字很浪漫,叫「下雪」,上頭有莫扎瑞拉起士、燻鮭魚、櫛瓜。
烤過的櫛瓜爽脆,與白醬、鮭魚一塊吃,也是當晚很受歡迎的口味。
【白披薩】下雪(12吋),420元
半月形的飛碟披薩,是雙層的餅皮包覆著莫扎瑞拉起士、帕瑪火腿、雞蛋、蘑菇、培根與燻雞胸等配料。
外層烤得酥脆的麵皮夾心著各式配料,濃稠的起士讓吃進嘴裡的披薩有種爆漿的快感,很燙口,也很過癮。
【白披薩】飛碟,550元
另外還點了麵疙瘩與燉飯。義式麵疙瘩與中式的口感完全不同,若有人用中式麵疙瘩或義大利麵的口感想像它,恐怕就要失望了。
義式麵疙瘩是以麵粉與馬鈴薯製作而成,口感鬆軟還咀嚼得到馬鈴薯香,尤其波隆那肉醬做得很出色。
這兩道菜頗有點見仁見智的感覺,尤其是以義大利米烹煮的燉飯較不易讓人接受,米心略硬是其特色,但貌似不是台灣人能接受的口感,不過我個人是挺喜歡的。
波隆那茄汁麵疙瘩
牛肝菌燉飯,300元
今晚整體吃下來,前菜與披薩類一致受到好評,燉飯與麵疙瘩因個人主觀而各有所好。
在老烤箱用餐的感覺是,披薩麵皮製作得很好,薄脆適中,咀嚼得到麵粉香。配料吃完後,將剩下的餅皮沾點店家特製的辣橄欖油,更是對味。
而披薩的餡料即使過了一段時間吃,吃起來依舊濕潤,沒有因稍微冷掉而乾硬難入口。
結論是這是一家很過分的店,食物美味,服務生有禮貌且外型又佳,廚師除了手藝好更是長相帥氣。
這樣過分的店還要不要讓其他餐廳活呀~~
P.S. 因為要有圖有真相,所以本篇食記未算完整,敬請見諒 :P
將剩下的餅皮沾點辣橄欖油,更能嚐出餅皮的風味
ANTICO FORNO 老烤箱義式手桿披薩
平均消費:NTD 500元/人
服 務 費:10%
餐廳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141號
餐廳電話:02-2706-3322
FACEBOOK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anticoforno141